#當下努力不是為了未來幸福_我們需要的是享受現在。
下午,幫好朋友 尼 可愛 佳 的老公過生日,好友的老公可能許多粉絲知道,是之前常在電視上出現的法國攝影師Nico,也是我們家庭最愛的攝影師。派對當然在線上,同時線上十幾對夫妻一起舉杯慶生,準備好自己家裡的香檳,我拿著咖啡一起,覺得幸福美好的氛圍濃厚。
防疫期間有許多方法製造居家樂趣,譬如線上群聚派對、線上閨蜜聊天室、全家一起運動......今天下午我們則是用投影機投射到牆壁上,全家一起享受看電影的氛圍。
\
上週錄製華人健康網的健康話匣子(我是主持人喔),如果沒有跟到clubhouse的朋友也沒關係,日後會剪輯成影片與podcast;聊到防疫期間親子相處關係緊繃該怎麼辦?與先生相砍兩相厭又該怎麼做?母親焦頭爛額的情緒到底怎麼緩解?
怕剪輯後製大家還要等,家扶基金會督導分享了一些訣竅我覺得十分受用,先分享給粉絲~
■「不」要生氣,深呼吸10下(記得我教的呼吸法嗎?可以紓壓)
■「閉」上眼睛,靜心10分鐘(眼不見為淨其實一點都不鴕鳥)
■「打」給家扶,家扶專線0800-078585(家扶可以去電聊天談心事喔~我也當天才知道)
■「小」孩抱抱,擁抱孩子10秒鐘(孩子超需要擁抱,老公也是)
■「孩」要大笑,與孩子大笑10聲(我們家兩位笑點低這時候變優點)
老實說以前我情緒控管很差的~
這幾年已經變成情商很不錯的女人,而我鍛鍊自己的方法跟以上口訣很類似,這樣的練習可以幫助自己「與情緒脫鉤」,回歸理性去面對問題。
\
#日子美好還是窘困其實都是心境,回溯到我去年出版的書摘,期待可以幫助家庭關係有點緊繃的大家能換方向思考......
當下的努力是為了未來更好、更快樂?
但不用等到以後才快樂呀!
上週末陪老公歸還輪椅,除了筋爸恢復良好外,更期望減少對輔助器材的依賴,可以讓他更積極於復健。
事實上,他能走就都盡量走,能不用拐杖就盡量不用;他的復健進度,連醫生都稱讚,搞不好未來還是可以開車自駕。我們都期待筋爸會是那個跳脫統計學,能夠恢復到最好的特例。誰知道自己不會是呢?只要充滿盼望。
歸還輔具後,站在那個熟悉的十字路口,一種「從惡夢中醒來」的感受突然湧進心裡。
幾個月前,這裡是我唯一准許自己流淚的地方。總是告訴自己「綠燈亮了就不准再哭,只有等紅燈時能哭」;從差點失去他,到每天得面對不穩定的病情變化,面對醫生對他未來做最壞的預測,再安排各種治療計畫、到處籌錢⋯⋯
這是第一次體悟到,人生有許多壓力與情況,逃避也沒有用、悲傷沒有幫助、埋怨更無濟於事,甚至多餘的擔憂都是負擔。我,只能理智地去處理,把結果豁然地交給宇宙。
現在,在這個十字路口,我的手握著老公還沒有辦法自在控制的右手,緊緊地靠著他⋯⋯即使筋爸沒辦法用力地回握,但這已經是我感到幸福滿足的時刻,因為軀體還是充滿溫度。因為這一次差點死別的體悟,我也開始為自己練習:有一天,如果家人真的比我早走,該怎麼樣去調整自己,讓心理有所準備,並且依舊活得好。
夫妻關係中,總會遇到冷漠平靜的時候,希望多一點點空間、多一點點時間,開始懷念起單身的各種自由生活。但,那是因為我們都沒有想到,其實有一天,總有一個人會提早說再見。那是生命早就注定好的事,而你沒有辦法知道,那個時間點。
所以我很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時候。
還記得,筋爸住院的時候,偶然經過一家餐廳,裡頭坐滿了用餐的家庭。看著快樂吃飯的他們,覺得自己很像賣火柴的小女孩,在寒徹骨的天氣裡羨慕地看著別人幸福,這樣的如常對我一點都不平常,這麼簡單的幸福,是我想要卻無法有的。
人生充滿了紛爭與困難,但如果知道總有一天要說再見,那麼每個困難,其實都只是自己的心結罷了。
以前我們會為了存不到房子的頭期款而吵架,會對彼此未來生命規劃的不一致而氣惱。我們覺得,當下的努力是為了讓未來能夠更好、更快樂。
但其實,不用等到以後才快樂啊!
內心的空虛、空洞不會被填滿,直到你找到讓心溫暖的方法。那通常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溫度。
為了幫助老公復健,原本預定的進修課程也大轉彎,修習更多與「筋膜」、「神經肌肉控制」功能性矯正運動的相關課程。這些知識不但可以幫助我深愛的筋肉爸爸,也可以讓一般大眾的健身,更有效地突破自己。
我還是計劃著很多未來,一半是自我實踐,才不至於終日覺得被現實捆綁;一半是對家庭的夢想,寄望著未來讓自己努力活在每個當下。但我花更多時間在「享受現在」,如果總是寄望未來可能更好,卻忽略了現在的自我也必須快樂,那些憧憬說穿了也只是幻影,是永遠達不到的奢望,因為幸福感不會降臨在不快樂的人身上。
當你經歷過死亡,看世界就會更清晰。
當下的努力不是為了未來的快樂,我們需要的是享受現在。
\
摘自《#我愛_我強大》一書~~我用靈魂寫出來的書❤️